Search


斷捨離

在台灣打包搬來德國的家當時,有兩本馬克的繪本雀屏中選,一...

  • Share this:


斷捨離

在台灣打包搬來德國的家當時,有兩本馬克的繪本雀屏中選,一本是教刷牙,一本是我的心靈導師波波的斷捨離(?),帶來純粹是我自己要看。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隻叫波波的熊,他有非常多雙襪子因為他每天換下來的都不洗而是一直買新的,家裡的臭味也讓他的朋友都不喜歡他了。有一天他終於帶所有襪子去河邊洗,在森林裡晾完後他太累就在樹下睡著了,路過的動物們以為他是出來擺攤賣襪子,就留下一些食物交換拿走襪子,等波波醒來後襪子沒剩幾雙,他只好帶著身旁放滿的食物回家了。從此他勤勞換洗僅剩的襪子,並且把獲得的食物分送給朋友,家裡不臭了、朋友變得喜歡來玩、波波也更開心了。看完我內心激動不已,這麼深的故事小孩哪懂,完全是(比較沒邏輯)的兒童版斷捨離阿!

過去好多年我都是衣櫃和鞋櫃爆炸的狀態,直到歷經幾次跨國搬家後除了知道搬家有多痛苦,更發現人生需要的其實遠比自己想的還少很多。斷捨離看似微不足道,我以前還覺得坊間那些書很沒意義,但我現在堅信環境的簡單有助於已經夠混亂的生活慢一點、單純一點、多一點好好檢視自己生活的空間。但要斷捨離也不是突然就可以做到,最大魔王是那種捨不得的心情,大概可以分為:
1- 覺得才沒用幾次(所以更該記取教訓以後不再亂買、趕快送人讓這東西發揮用處)
2-以後好像還用得到(過去一個月都沒用了未來一年有用到其實也是為了用而用,而且為了用而用也不開心還會更有罪惡感)
3-這東西有很多回憶(有回憶的東西會存到腦子裡,不會因為看了這東西才想起,真捨不得拍個照留念就好)

靠以上三種想法一天淘汰一點,好幾個月下來我台灣家裡的櫃子終於有多餘的空間,來德國的行李也是馬克+我三箱海運解決(一箱還寄丟了所以是兩箱😑),結果發現斷捨離之路還有進步空間,因為我想不起來寄丟的第三箱裝了什麼...可見沒有那些東西也活得好好的。

德國的生活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空間上也是。我的習慣是家裡不放不必要的櫃子(反正也會需要裝上很醜的防小孩打開的鎖),維持在60-70%裝滿的狀態,這樣想隨手亂放東西時也不用放到桌面而是櫃子裡。衣櫃則是靠衣架數量來防止衣服無性生殖,想買新衣服就得淘汰舊的,送人、網拍或二手市集賣掉、丟掉都好,起初的確是靠「規範」自己,漸漸地我開始更慎重看待每一次購買、每一個物品和自己之間的緣分。

突然有感而發打了這麼多,其實是因為在整理影片時發現馬克之前撕波波那本繪本時我的慘叫聲被錄下,雖然好幾頁已經被撕爛,我還是堅持跟馬克一起把書黏回去,一來教他要善待物品,二來波波是我的心靈導師誰都不能撕他!!

附上搬家前馬克的二手市集攤主體驗,他負責招攬生意跟數錢💰


Tags:

About author
ㄧ家三口在德國生活的碎碎念。馬克先生一歲半,半個日本人可是只會講おいしい。分享屁孩如何搞瘋媽媽、德國生活的大事小事鳥事和日本爸爸的隨性育兒法。
黃馬克4歲,現實版蠟筆小新,半個日本人可是至今從未踏上日本國土,生父是嚴重偶包+奇葩版的日本人,活在自己世界的28歲男子。 這裡分享屁孩如何搞瘋媽媽 & 德國生活的大事小事鳥事。
View all posts